產品
核心提示: 平臺特性和優勢的不同也決定了支付寶小程序、百度小程序的發展邏輯并不完全等同于微信小程序。在今年7月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方面透露,智能小程序的開發采用開放模式,即只需要將在其他平臺上開發的小程序簡單更改一行代碼,就可以在百度小程序上線。
無論是輕松休閑的小游戲,還是公眾號關聯的電商跳轉,小程序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確帶來了便利。
上個月今日頭條宣布開始測試小程序,我們才發現,小程序已經不單是微信專屬。當互聯網巨頭在積極拓寬自己的邊界,如今,他們在小程序領域相見。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小程序迎來巨頭割據
如今,小程序已不再是微信的專屬功能,包括支付寶、百度APP以及今日頭條在內的“流量大戶”紛紛開始了小程序發展計劃。
2017年1月,備受矚目的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從開始的不溫不火到如今生態逐漸形成,微信小程序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對用戶習慣的培養,也拉開了小程序時代的序幕。在今年7月舉辦的微信公開課小程序專場上,主辦方披露了小程序核心數據。其中,小程序數量超過100萬,平臺開發者數量超150萬,同時還有約5000個第三方開發平臺,微信小程序應用場景已覆蓋政務民生、交通出行、旅游、酒店、餐飲等行業。
有騰訊的地方,自然少不了“BAT”中的另外兩家。今年9月,開放小程序公測一周年的支付寶,正式宣布成立小程序事業部,提出將在未來繼續發力小程序的生態構建。截至目前,支付寶小程序平臺上的小程序數量已超過2萬,用戶數達3億。幾乎是同一時間,百度也于今年7月舉辦的AI開發者大會上發布智能小程序,正式宣告加入小程序戰場。此外,今日頭條也于9月開始進行小程序內測。
至此,掌握社交、支付、搜索以及內容領域的四大流量巨頭,在小程序這片土地上集合完畢。
有意思的是,小程序的熱度似乎不僅限于互聯網企業。就在今年3月,包括華為、小米、聯想在內的十家手機廠商曾共同舉辦“快應用”標準啟動發布會,并將“快應用”的定位描述為“無需安裝、即點即用”的特點。
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承載主要功能的軟件似乎在朝“輕量化”走去。而坐擁億級流量的移動端客戶平臺們,似乎也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流量池”效應之下,小程序劇變已有先例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人口、流量紅利,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幾近觸頂。與智能手機相伴相生的移動應用程序市場規模不斷增加,但除去常用的應用程序,不少APP已無法真正觸及用戶。巨頭壟斷、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已成為不少創業者的痛點。
根據Quest Mobile發布的《移動互聯網2018半年報告》,在人均單日APP使用時長接近5小時的前提下,接近80%的用戶需求通過35個APP就可滿足,包括社交、娛樂、電商、新聞工具等方面。而與之相對的是,根據工信部今年7月公布的數據,我國市場上已監測到的APP數量為415萬,包含第三方應用商店以及蘋果中國區商店。
當用戶時間、流量被集中于“頭部APP”,開發者“借勢而上”也成為一種新途徑。而小程序概念的提出,則無疑響應了這一趨勢。作為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就可使用的應用,小程序不僅開發門檻更低,同時由于其依附在超級流量平臺的特點,用戶的進入方式也更多樣。
對于目前已經入局的平臺來說,微信、支付寶、手機百度以及今日頭條均擁有過億級的用戶基礎,而其中10億用戶的微信與8億用戶的支付寶對于開發者來說更是一座充滿誘惑的“流量池”。而對于小程序的可能性,用戶與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由于運營時間長、入局最早,基于社交關系構建流量“護城河”的微信,已經成為小程序的引領者。拼多多的成功除了自身的用戶群體和快速裂變的玩法外,社交關系自然也是重要一環。直至今日,在購物類的小程序中,拼多多依然高居榜首。
一份來自Quest mobile的數據顯示,基于社交裂變+購物優惠激勵,拼多多已吸引超過2億用戶參與。其中,拼多多APP用戶達4272萬,而微信小程序用戶則高達1.79億。可以說,微信小程序的存在為拼多多用戶增長、社交裂變貢獻了一個最好的平臺。甚至在近期,微信錢包還為拼多多小程序開通了限時推廣的接口。
除了電商,游戲類小程序自然也是發力重點。此前,火爆一時的跳一跳小游戲在年初獲耐克2000萬廣告投放,隨之而來的就是跳一跳廣告的正式開放。來自微信的介紹顯示,廣告投放申請金額為500萬元/1天,1000萬元/2天,2000萬元/5天。而根據騰訊公開課披露,截至2018年7月已有超過2000款小游戲上線,全平臺廣告日流水超過1000萬元,龍頭小游戲程序月流水破1億元。
電商和游戲已經成為被驗證的小程序變現手段。
各家的小程序,有著各自的氣質和發展方向
微信在小程序上先行一步,如今已經初步構建了基礎生態平臺。但這并不意味著后來的支付寶、百度、頭條沒有機會。
究其根本,小程序的開放、發展與流量平臺的特性息息相關。一個最簡單的邏輯是,在微信公眾號足夠強大的內容壁壘下,資訊類小程序的開發顯然并不討巧。根據阿拉丁小程序統計平臺的數據,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微信小程序中內容資訊類小程序在C端的訪問分別為3%和3.5%,與小游戲相差近10倍。
平臺特性和優勢的不同也決定了支付寶小程序、百度小程序的發展邏輯并不完全等同于微信小程序。
線上8.7億的用戶量以及線下資源的支持,成為支付寶推進小程序的主要基礎。相比C端用戶開發,支付寶小程序更多指向了B端商業服務。依靠強大的支付及衍生功能,包括水、電等生活費用在內,支付寶已經基本覆蓋了生活服務的各個領域,可預見的是,這類服務性小程序也將作為支付寶小程序的重要方向。
在今年9月的支付寶小程序發布會上,主辦方透露通過聯合第三方平臺,支付寶已開發出包括餐飲、零售、景區、服務預約、醫院醫療、城市服務在內的小程序模板。門店只要挑選組件、上傳資料,最低9.9元就可以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支付寶小程序,這個過程比開淘寶店還要簡單。以商業的路線發展,或許基于支付寶信用體系的小程序將成為淘寶店的新形勢,只是相比淘寶店鋪,小程序商店與線下聯系更緊密。
但社交方面的缺失、流量轉化能力不強依然是很多人不看好支付寶小程序的主要原因。在用戶量上,雖然8.7億的數字足夠龐大,但由于其工具性軟件的特點,導致用戶停留時間并不長。因此,相比商業場景、生活場景,支付寶小程序對C端內容的開發并不友好。
相比騰訊、阿里兩大巨頭,百度APP的智能小程序將“賣點”主要放在了開放與人工智能兩方面。在今年7月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方面透露,智能小程序的開發采用開放模式,即只需要將在其他平臺上開發的小程序簡單更改一行代碼,就可以在百度小程序上線。且在手機百度上線后的小程序,并不局限于此APP,可以在所有跟百度有合作的APP里同時上線。這一做法,為本就開發水平不高的小程序,再次降低門檻,也降低了開發者的成本付出。同時,全域流量的開放和AI賦能等方式,都將被用于扶持開發者、共建智能小程序生態的過程中。而深耕搜索及人工智能領域的成果,也將成為百度智能小程序吸引開發者的關鍵所在。
百度智能小程序業務經理平曉黎認為,“在開發者數量眾多、流量集合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給用戶分發流量的機制建設過程需要長時間的摸索。而這一點,恰好是百度的優勢,百度起始于信息分發,如今只需將小程序技術植入即可。”
[來源:北京晨報]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