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在電視上看完情感節目,還想繼續討論,去哪里更合適?
天津衛視的《愛情保衛戰》給出了一個途徑——關注公眾號“愛保官微”,通過公眾號菜單欄,引導用戶在小程序“興趣星球”里交流情感問題。目前,星球“愛保粉絲的心靈家園”總瀏覽量1872.7萬,用戶11.9萬。
“愛保粉絲的心靈家園”是“興趣星球”5萬個星球中的一個。小程序“興趣星球”今年7月上線。據透露,上線3個多月,“興趣星球”累計用戶達200萬,日活20萬,次日留存率30%-35%。
長按掃描小程序碼即可體驗
作為社區小程序,“興趣星球”怎么做到高留存、高日活?近日,Eva和“興趣星球”產品總監屠一晨聊了聊他們做小程序的思路和方法。
以興趣為維度聚集用戶
“興趣星球”是粉絲圈孵化的小程序產品。粉絲圈2015年開始做微信H5社區,為品牌和自媒體定制社區。據悉,粉絲圈為10萬多個公眾號,3000多萬C端用戶提供服務,日活超過100萬。社區解決方案也慢慢走向了SaaS化,更趨向于為企業提供服務。
對粉絲圈來說,他們也不想放棄為C端提供服務的機會。小程序擁有天然的優勢,如去中心化的特征、流量容易擴散等。
而“興趣星球”則是一款以興趣為維度的中心化社區小程序。點擊進入小程序“興趣星球”,將顯示用戶的星球足跡和已加入星球。
進入“發現”頁,用戶可以搜索關鍵詞或選擇分類,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星球。此外,平臺也有中心化頁面推薦星球。
屠一晨告訴我們,他們希望通過“興趣星球”把有相同興趣的人聚集起來,讓用戶通過“興趣星球”,能快速找到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并進行交流互動。
在他看來,除了企業運作的公眾號,很多公眾號本質都是以興趣作為切入點。比如,關注電影類公眾號、喜歡看電影精選的人都是電影愛好者。公眾號已經按照興趣對用戶進行了初步篩選。
但是怎么把用戶互動產生的優質內容沉淀下來,反復閱讀,讓用戶與用戶之間產生交流,再由他們的交流產生更多新的內容,成為一個難點。基于這樣的痛點,“興趣星球”希望能依托微信,再探索和發現一些不同于微信群和傳統社區的新玩法。
Eva:為什么用戶不去QQ群或者微信群,而是選擇在“興趣星球”里交流?
興趣星球:原因分為三點:
1. 人數限制
QQ和微信作為即時交流的工具,社群人數是有上限的。微信群是500個,QQ群是2000個。“興趣星球”的參與人數不設上限。
2. 無法沉淀內容
QQ和微信都是即時通訊工具,信息刷新速度非常快。即使是優質內容也很難長時間保持在用戶視野內,更不用提被反復瀏覽、反復討論。
3. 打擾性
QQ群和微信群里的交流會產生實質的消息推送。打個比方,在一個2000人的群里,發一條消息其實瞬間打擾了1999個人。如果打擾程度越頻繁,那和消息無關的用戶越容易反感這個群。而在“興趣星球”里,只有在兩個用戶產生互動后,才有消息提醒,那么別人的互動對用戶來說是沒有任何干擾的。
Eva:“興趣星球”和“知識星球”有什么區別?你們的壁壘是什么?
興趣星球:“知識星球”是由KOL組成的金字塔形社區,從上往下且收費,具有很高的門檻。“興趣星球”的用戶更普遍一些,渠道更下沉,更貼近于平民百姓。用戶只要有感興趣的話題,都能在“興趣星球”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進行討論,而不像那些知識星球一樣,需要是有一定權威性、話語權的人做一個收費的圈子,涉及盈利性。兩者的形態還是有所不太一樣。
“興趣星球”最后還會形成社群的交叉。每個人可能不只有一個興趣,那么每個人的社區可能隨著時間的轉移而改變。我們希望在“興趣星球”這樣一個平臺上,能夠完美承接用戶不同的興趣和愛好。而“知識星球”可能會更獨立一些。因為用戶對于KOL產生信任,并且愿意為他付費是個很漫長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
為什么社區小程序如“興趣星球”也能做到高留存和高日活?
Eva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 借助已成熟的平臺
“興趣星球”的數據并非一蹴而就。背靠3000萬用戶的粉絲圈,“興趣星球”的冷啟動比從0開始的其他小程序團隊要容易得多。
“興趣星球”在粉絲圈平臺上篩選合適的圈子。粉絲圈的圈子類型較多,他們從中篩選出一批符合興趣社交屬性的圈子,邀請使用“興趣星球”小程序。粉絲圈和興趣星球的數據是互通的,等于直接復制過來就可以。
2. 和公眾號緊密關聯,讓運營者能更好地運營私域流量
除了在粉絲圈篩選合適的圈子,“興趣星球”還會定向BD一些百度貼吧、微博、抖音、B站等平臺,同時又有公眾號的運營者。因為在這些平臺,用戶之間的互動有一定局限性,沒法沉淀內容。
這些運營者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在多個平臺都有流量,但無法聚集在一起,或者不知道怎么發揮流量的最大價值。而“興趣星球”又可以和運營者的公眾號緊密關聯在一起,讓他們更好地運營私域流量。
3. 把運營小程序的壓力分攤到每一個圈主
“興趣星球”本質是多個垂直社區的集合體,服務好圈主,讓每個圈主都能通過小程序運營好自己的私域流量,那平臺的流量自然也會更高。
一方面,“興趣星球”提供了便于用戶去分享的途徑。只要圈主能把內容做好,用戶愿意分享,獲取流量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雖然星球都是在“興趣星球”這個平臺上,但是很多進入小程序的入口(如二維碼、公眾號菜單欄設置)都是直接導向圈主的星球而非平臺。
圈主為了提高用戶粘性,也會做很多嘗試。比如直接關聯小程序“興趣星球”,在公眾號每篇推文里插入小程序卡片,或者分享小程序到用戶群,引導用戶在小程序里交流溝通。
Eva:運營過程中最看重什么數據?內部有定什么目標嗎?
興趣星球:最看重日活和留存。目前,日活20萬,次日留存率30%-35%。
日活定的目標是上線一年內達到100萬,留存沒有定具體目標。另外,我們還定了用戶使用時長的目標。現在,平均每次用戶停留時長在6到8分鐘左右,一天四五次訪問。
Eva:用戶來源渠道怎么分布?
興趣星球:前三個來源是公眾號底部菜單欄、聊天頁下拉和服務通知。我們現在關聯了近500個公眾號,同時也在不斷篩選優質公眾號,把一些運營得不好的公眾號取消關聯。
我們主要通過服務通知喚醒用戶。比如會發放一些社區福利,我們會為用戶匹配星球推送。目前,服務通知能讓30%用戶回來。
Eva:未來在小程序上還有什么計劃嗎?
興趣星球:我們會從兩個維度來做這個事情。一方面是計劃把使用場景做到最細化。我們之后會推出一些玩法,比如話題可以形成討論氛圍,還會有打卡、投票、抽獎等。
另一方面,我們還會讓流量盡量地進行交叉,做中心化、類似于今日頭條的分發頁面,讓C端用戶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星球,做優質流量的分發。到那個時候,興趣星球將以平臺的形式獲取大量的用戶流量,幫助每一個優質星球完成用戶引流。
Eva:會考慮做App嗎?
興趣星球:短期內沒有這個考慮,但是中長期可能會有這方面的打算。如果在微信小程序里,我們能夠很完美地生長的話,就不需要這方面的計劃。但如果有很多掣肘,那我們就會把這個計劃提上日程。因為做App,也是為了給我們的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社區小程序會不會和微信小程序的初心“用完即走”相違背?
今年10月初,微信悄悄地把社區小程序的門檻降低,從ICP許可證改成了ICP備案。審核難度大大降低后,我們迎來了一個新問題:社區小程序真的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屠一晨認為,微信對社區、社交小程序降低門檻,是為了讓大量的開發者能夠參與進來。這樣一來對“興趣星球”來說,也是件好事情。因為有更多開發者入局,就代表大家都看重這一塊方面。反之,競爭對手增多,也是挑戰。
Eva:怎么保證內容的安全性?
興趣星球:我們現在有三道程序來保證內容安全性。第一道程序就是微信提供的內容安全接口。第二道程序是我們的安全的掃描接口,進行圖文掃描。第三道是我們會進行人工定期抽查和排查。
Eva:社區小程序會不會和微信小程序的初心“用完即走”相違背?
興趣星球:微信最早定義小程序是“用完即走”,但是更多的情況下,它是把小程序作為微信的一個補充環節。對我們來說,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喚醒機制,能夠喚回用戶,回到我們整個社區里面。對于用戶來說,不好的產品都是“用完就走”,對于好的產品不管再難找,他都能找到它的入口。
通過后期運營,我們發現絕大部分用戶已經能夠通過聊天框下拉,迅速找到“興趣星球”,并且能迅速找到相對應的星球。
回到微信怎么定義小程序。如果小程序定義成“用完即走”,那么理論上社區就會非常尷尬,因為社區的存在本來就是增加留存,留存的意義在于讓用戶粘性更大。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小程序會用大量的抽獎和活動來吸引用戶留存,但其實用的人多了,這招也被用爛了。我們更想把內容做好,利用內容吸引,而不是只利用那些營銷手段。但是,我們也會結合一些營銷手段。
Eva:感覺社區小程序相對較少,你們怎么看社區小程序的現狀?
興趣星球:首先,內容小程序有相應優勢的,但是劣勢也非常明顯。因為單一內容很容易被用戶遺忘。現在的小程序還是在初期,微信重點扶持的肯定是能產生大量流量的小程序,比如小游戲。
不過,換句話說,小程序要想有更好的發展,內容必須得跟上。因為如果小程序平臺沒有內容產生,那它的流失也會非常快。
微信之所以能把大量用戶慢慢能夠沉淀下來,公眾號起了很大的作用。作為一款聊天工具,當用戶關系鏈還沒有完全形成之前,被拋棄的可能性非常大。
小程序一開始靠游戲和各種各樣的小工具能夠迅速讓用戶使用,但反過來,用戶用完第二天就忘了。因為沒有真正好的內容小程序能幫助他留住用戶,來得快,去得也快。
所以,就像微信現在慢慢放開對于UGC內容的管制,對于提升小程序整體的留存和價值,都會有一定幫助。
<來源:量子程序>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