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有車以后正式對外宣布已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本輪獲得騰訊、梅花創投旗下成長基金、新梅資產、東方富海、藍圖創投共五家頂級機構的投資,融資金額為2億元,公司估值為20億元人民幣。
有車以后成立于2014年,從微信公眾號起家,而現在,他們更愿意將自己定義為一家數據公司,也是第一家All in小程序的汽車垂直類新媒體平臺。
據悉,有車以后旗下微信小程序「有車以后」的累積用戶在一年之內已經從1000萬增長到3000多萬。目前,有車以后小程序+App+公眾號總用戶超過6000萬,預計到2019年年底,總用戶將超過1億。此外,有車以后還開發了有車以后的百度智能小程序、有車以后的今日頭條小程序等,覆蓋國內各大主流的小程序開放平臺。
近日,有車以后創始人徐晨華接受媒體采訪談到他們融資的故事和對新一年的規劃。
穩步發展,以老股東跟投為主
“汽車媒體PC網站的舊時代在2018年已一去不復返,在車市下行趨勢明顯的2019年,汽車企業的投放將越來越重視效果,社交端移動新媒體平臺的品效合一的新營銷將變得越來越主流。我們的努力還遠未及談論寒冬的時候,公司第五和第六輪融資主要都是老股東增持,有車以后未來將繼續保持自有節奏穩步發展。”徐晨華如是說。
算上這一輪融資,有車以后已經完成了六輪融資。除了本輪的五家投資機構外,有車以后在過去成立的4年時間里還得到了梅花創投、真成投資、藍色光標、海納亞洲SIG、創金資本、史努克基金、藍拓資本、真格基金共13家頂級投資機構的青睞。
之所以選擇在1月1日公布好消息,徐晨華坦誠地說:“因為錢剛到賬,中間有一些耽擱,干脆就在今年1月1日公布了。”
徐晨華告訴我們,這一輪基本上都是老股東跟投,唯一一家新股東是東方富海。有車以后一直以來都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做增長和融資,融資節奏也都是小步快走,差不多一年融一輪的節奏。而這次融資有兩個原因。
第一,寒冬來了,希望能有更多的資金儲備。第二,有車以后計劃在今年推出一個提高區域和4S店營銷效率的新產品。為了這個商業化產品,也需要一些資金儲備。
估值20億的有車以后早已成為小程序和內容創業圈的獨角獸明星,但徐晨華對融資“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不會特別興奮,反而覺得公司按照自己的節奏在走”。
有車以后早期伯樂、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表示:
以微信生態為代表的社交+,將成就一批非常優秀的公司。社交+電商成就了今天的拼多多,社交+內容成就了今天的趣頭條,社交+旅游成就了今天的同程藝龍。有車以后是堅定不移的社交+汽車的戰略執行者,我相信社交+汽車也會成就有車以后。
我們一路見證了有車以后從幾個人走到現在,看到了在徐晨華領導下的團隊的迅速成長。團隊的成長是公司最大的前進動力,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支持有車以后,期待有車以后未來的發展!
“小程序最核心的價值實際上是數據價值”
和2018年上半年小程序火爆的現象相反的是,在2018年的最后兩個月,小程序似乎有點遇冷:多家媒體陸續報道資本對小程序愈加慎重,有的開發者甚至在逃離小程序。面對這樣的觀點,徐晨華認為“應該是他們沒有讀懂小程序”:
小程序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形式,我個人是非常看好的。只不過可能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
其實我們的可以放得更寬一點,更長遠一點。放到兩年后來看的話,或許你會發現這種你現在的擔憂可能根本就不值得擔憂。
有車以后在2017年喊出了All in小程序的口號后便身體力行。徐晨華把看好小程序的原因歸結于效率——互聯網的競爭本質是效率的提升。
1.獲客效率
小程序使用效率遠高于其他產品形態,它不需要下載即可使用。
2.開發效率
有車以后1.0版App開發的時候,整整開發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呈現出來的還是一個半成品,而小程序開發非常方便快捷,只需要最簡單的技術配置,效率遠高于App。
3. 傳播效率
小程序最大的魅力和爆發點來自于微信群這個社交紅利。相較于App,小程序免去了下載安裝環節,社交分享的轉化率大大提高。未來2-3年,整個中國創業圈數量興起最大的一定是小程序業態。
4. 數據反饋效率
微信為小程序開發者創造了一個強大的數據反饋平臺。即便是兩三百人的創業公司,也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微信大數據上,通過微信大數據的支撐,形成更精準的用戶畫像。有車以后便布局了非常多的數據埋點和數據分析市場。
即便看好小程序,也不等于完全不做App。有車以后有自己的App,但并不會刻意將小程序用戶導流到App上。
“我們覺得沒有必要,小程序最核心的價值實際上是數據價值,數據都在我們自己的服務器里。公眾號實際上不是你自己開發的產品,但是小程序是。況且現在小程序不只有微信一家,各家都在做小程序平臺。毫無疑問,這是大趨勢。此外,我們覺得小程序特別適合汽車這個行業。”徐晨華解釋道。
內容平臺化戰略:OGC+PGC+UGC
在徐晨華看來,內容創業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是只做內容。第二條則是做平臺化的產品。而他對有車以后的定位是產品技術型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從人員配比來看的話,我們一共300多人,產品研發團隊就有170多人。從公司的資源配比來看,我們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去做產品研發,可能在全國也沒有哪個汽車媒體公司有我們投入得那么多。”
2018年,有車以后披露了內容平臺化戰略——OGC+PGC+UGC。
1. OGC原創內容
有車以后內容團隊經過4年多的摸索創新,打造PT8-120新車專業測評體系。PT8-120涵蓋油耗(續航)測試、性能測試、空間測試、舒適性測試、四驅測試、底盤解析、做工用料、配置實測等8大項目共120個子項目。目前,已經完成235款主流新車的詳細測評。
用戶可以在有車以后的小程序和App免費查詢所有細節測試結果。有車以后還將具有橫向可比性的項目支撐榜單,幫助用戶了解新車各方面的真實實力。
2. PGC
今年3月,有車以后轉向平臺化運作,上線國內首個公眾號+小程序的MCN媒體矩陣平臺“有車號”。目前,優選200多個自媒體入駐有車以后小程序,為自媒體免費提供流量和技術支持,開發內容小程序,幫助其商業化等。
據悉,這些汽車自媒體每天生產超過2000篇汽車導購、試駕等資訊。
3. UGC社區
有車以后的社區分為兩種載體。第一是在小程序和App端的全國最大的移動汽車社區。在小程序“車友論壇”里,用戶可以發帖分享和汽車相關的內容,包括自己真實的汽車生活和經歷、車展探館直播、汽車問診、二手車咨詢等。
第二是在微信群里和車友討論交流。目前,有車以后有5000多個微信車友群,超過100萬汽車用戶。在小程序“車友群大全”,用戶可以通過篩選地區、車型、主題,找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群。通過客服消息的自動回復,獲取微信群二維碼。據透露,微信群都由機器人管理。
寒冬與否,其實和大多數公司距離很遠
社交+電商出現了拼多多,社交+資訊誕生了趣頭條,社交基因正在顛覆、重塑我們原來理解的所有商業模式,并且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孕育出一個個新的行業獨角獸。同樣,社交賦能也將給汽車媒體賽道帶來巨變。
2019年,有車以后將從內容、數據、電商的方向繼續夯實基礎:
在OGC+PGC+UGC三大內容領域繼續全面投入重磅資源,深入挖掘用戶的需求,用大數據的技術深度挖掘并滿足用戶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需求,徹底完成向一家成熟的汽車垂直類媒體平臺轉型;
在小程序個性化智能推薦和搭建有車以后大數據平臺展開一系列深入的動作;
深入拓展全國的汽車經銷商業務,服務全國各大主機廠區域和近3萬家4S店。
“對于絕大多數創業公司而言,我們的天花板還很高,事實上寒冬與否和你公司的發展實際距離甚遠,有車以后將保持自身節奏穩步發展,秉持堅韌的精神扎實地走好每一步。”徐晨華說。
<來源:量子程序>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