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自微信開放小程序游戲以來,創業人才紛紛涌入,小游戲一度野蠻生長。經過一年多的沉淀,小游戲現狀如何,對用戶行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和改變?經過一年多的觀察,我們對目前的小游戲市場做了一些盤點與分析。
用戶使用習慣基本養成
數據顯示,大量用戶已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了使用小程序的習慣,人均使用時長超過10分鐘以上,其中小游戲日活與閱讀留存均大幅度提升。小游戲數量在所有小程序中雖然占比不高,但依然是用戶訪問最多的品類。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被割裂成零散小塊。相較于APP,小程序游戲具有隨用隨點、隨走隨退、無需下載、不占內存等特點,用戶可以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拿起手機,忙里偷閑地滿足放松與娛樂需求。
棋牌游戲用戶粘性最高
從男女性偏好來看,“易上手+輕競技”的玩法容易得到女性用戶的喜愛,如消消樂類型的休閑游戲,而大部分男性用戶更愛玩斗地主、地方麻將等棋牌游戲。很多小游戲的生命周期較短,但棋牌類小游戲由于用戶粘性較高,普遍擁有較長的生命周期。
阿拉丁指數均值分布,棋牌游戲優勢明顯
這與棋牌用戶的年齡分布有關。不同年齡階段的小游戲用戶分享意愿和留存率大不相同。年輕用戶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熱衷排行榜和游戲社交,但新鮮感去得快。棋牌用戶平均年齡偏大,玩游戲往往不是為了新鮮感,而是為了填充碎片化時間和維系熟人關系。
同時,微信社交生態為棋牌小游戲提供了天然的分享傳播優勢。以筆者常玩的同城游逮狗腿小游戲為例,這是一款主要流行于安徽六安一帶的撲克游戲,需要五名玩家一起游戲,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因此玩家更熱衷于一鍵邀請熟人組局,借助微信好友之間的強關系進行進一步的傳播擴散,通過主動分享,棋牌小游戲更容易被用戶觸達,所以相對留存率更高。
游戲公司持續發力矩陣化
隨著小游戲各項數據的不斷提升,微信也在加大扶持力度,例如強化搜索能力,讓用戶可以通過主動行為找到小游戲。“最近使用”作為最重要的回流入口,有效提升了用戶留存。而能否被用戶青睞并添加到“我的小程序”,小游戲的可玩性和精品度是關鍵因素。
新用戶的來源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小程序之間的跳轉,例如游戲盒子和矩陣。很多游戲公司早就發現了這條流量邏輯,自從小游戲相互跳轉功能上線后,就有意識地布局矩陣策略,提升自家產品的曝光度和訪問度。
這一點在棋牌游戲中更為明顯。棋牌游戲操作簡單,對局用時短,本身就與小程序特點極為相似。所以各棋牌廠商紛紛發力,老牌棋牌公司同城游更是憑借自己版號多的優勢,一口氣開發了數十款高人氣的棋牌小游戲,延續經典玩法的同時也保持了與APP水平一致的制作水準。
優勝劣汰的速度加快
小游戲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從裂變分享、游戲盒子、紅包激勵、買量換量,再到品質化游戲。每一次的轉變,都是一次大洗盤。小游戲之間的競爭會愈發激烈,監管也會更加嚴格。
經過一年多的自我調整,加之微信對創新的鼓勵扶持,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質的小游戲涌現,由創新引發的產品紅利會吸引更多的優秀開發者加入。2019年,微信小游戲的發展與前景依舊是十分樂觀的。
來源:市場經濟網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