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據 36 氪獨家獲悉,釘釘已于 6 月中旬上線企業級“小程序”。在釘釘開放平臺的頁面中,目前已上線“小程序 Easy Efficient Enterprise”開發者引導界面;在釘釘 App“我的”頁面下方,也出現了單獨的“小程序”入口(目前僅面向安卓與PC端客戶)。
對此,釘釘官方向 36 氪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企業級服務平臺,釘釘開放平臺希望招募更多合作伙伴加入釘釘小程序生態,共同服務中國4300萬企業的數字化升級。
這并不是釘釘首次試水“小程序”。2018 年 9 月,釘釘曾嘗試性推出開發者平臺“E 應用”,在當時被解讀為入局小程序。據 36 氪了解,在本月推出釘釘小程序開發者平臺后,原有數萬個“E 應用”會被全部替換為“小程序”。
“E 應用是上一代的產品,未來小程序會成為釘釘開放平臺里唯一的開發標準與技術標準,該項目在釘釘內部現在有著較高的優先級。”阿里釘釘開放平臺負責人郭振對此向 36 氪表示。
升級至 E 應用之后,釘釘小程序的開發效率有著明顯提升。郭振談到,相比 E 應用,釘釘提供了極簡的 IDE 開發工具,可以兼容阿里巴巴旗下手淘、支付寶等不同產品的運行環境。
“過去開發釘釘小程序的周期需要 10 天,現在針對部分工作流、審批類場景的小程序,一小時就可以完成開發。”郭振說。
除了對開發技術進行調優,釘釘還在 E 應用的基礎上,根據開發者屬性與應用場景重整了小程序類目,目前釘釘規劃的小程序范圍可分為三類:
首先是企業內部自行開發使用。使用釘釘的企業客戶可以基于釘釘已有的能力,比如通用化的審批、工作流等模板,自行開發小程序給內部員工使用。這樣的場景一般包括企業自己的HR、CRM、OA、客戶管理、業務管理系統等。
其次是第三方企業應用。這類開發者一般是ISV(獨立軟件服務商),他們在釘釘平臺上完成應用開發后會上架至釘釘應用市場,供釘釘上的企業/組織使用。該類應用需要經過釘釘團隊的審核,一般包括CRM應用、人事管理應用、財務管理應用和企業差旅應用等。
最后是第三方個人應用。和上一種應用的使用對象是“企業”不同,這一類應用的使用對象是“個人”。這些應用可以通過群轉發、應用市場、個人使用歷史等入口傳播和分發,應用場景一般包括打卡、日歷、團餐等輕量級的應用。
流量入口是吸引開發者與 ISV 入駐平臺的關鍵。釘釘也在軟件內部開設多個小程序入口,據 36 氪了解,目前主要的釘釘小程序入口主要包含四個:
1. 在“我的“中有小程序固定入口,展示最近使用過的小程序。
2. 在工作臺中,有當前企業開通的小程序入口。
3. 在應用中心中,能瀏覽上架的小程序。
4. 在主搜索中,能找到對應的小程序。
釘釘目前呈現的小程序入口。圖源:36氪
由于釘釘小程序與手淘、支付寶在底層打通了開發技術與運行環境,開發者可以在平臺之間一鍵遷移小程序;另外,用戶也可以在以上三個應用中自由轉發不同的小程序,這無疑增加了釘釘、手淘、支付寶各自的小程序活躍度。
“在阿里巴巴小程序的后臺開發一次,就相當于有了三種業務場景與流量入口。”郭振對 36 氪說。其中,手淘小程序對應了電商、支付寶小程序瞄準了交易、此次推出的釘釘小程序則進一步切入企業級市場。
在騰訊、百度接連加碼小程序的背景下,此次釘釘升級企業級小程序,則為阿里系小程序新增一員“大將”。根據釘釘2018年3月公布的最新數據,其平臺上有超過700萬家企業組織,超過1億用戶數。
從集團層面,為了對抗月活十億的微信,阿里巴巴也對小程序愈發重視。
今年 3 月,阿里巴巴發布小程序繁星計劃,宣布將提供20億元補貼開發者;同時,將支付寶、高德、淘寶、釘釘等產品的小程序后端統一標準,讓開發者進行統一的應用發布與資源管理。此次釘釘小程序的發布,則是延續了“繁星計劃”的落地。
<來源:36氪>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