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解決方案
微信官微“微信派”19日發(fā)布公告稱,2019年至今,微信已經對4.5萬個仿冒欺詐類公眾號進行打擊處理。其中,首例平臺管理者訴平臺經營性用戶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騰訊勝訴并獲賠償損失65萬元。
據(jù)了解,在處理的4.5萬個仿冒欺詐類公眾號中,包括發(fā)布虛假活動、展覽類公眾號4318個,內容存虛假欺詐類公眾號16535個,仿冒官方客服、官方電話等詐騙類公眾號7676個,發(fā)布詐騙活動類公眾號1768個,兼職詐騙類公眾號410個,高收益理財欺詐類公眾號11517個,仿冒官方快遞理賠類公眾號263個,仿冒官方家電維修類公眾號2790個,仿冒初高招辦類公眾號100余個。
微信方面舉例稱,5月份,仿冒官方帳號的“福建車輛年檢”、“平安新一貸業(yè)務辦理”、“平臺辦理中心”等公眾帳號,出現(xiàn)后不久就迅速被平臺主動發(fā)現(xiàn),進行永久封禁處理。
今年8月,杭州互聯(lián)網法院就騰訊訴杭州兩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件進行了在線宣判。這兩家公司在不具備相關資質的情況下,批量注冊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以“急速到賬”、“新戶秒過”等表述進行虛假商業(yè)宣傳,從事非法網絡貸款信息中介、套現(xiàn)、騙取手續(xù)費,還仿造微信官方“投訴”界面設置“投訴”模版,使消費者誤認為系微信提供服務。最后,法院判決兩家公司共同承擔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65萬元的民事責任。
據(jù)了解,這是首例平臺管理者訴平臺經營性用戶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是我們采用法律手段打擊破壞網絡生態(tài)行為的一個新嘗試。
對于仿冒欺詐行為,微信官方表示,絕不手軟,并提醒大家加強防范意識。“如果發(fā)現(xiàn)違規(guī)公眾號,歡迎大家通過公眾號的右上角的功能鍵‘…’里的‘投訴’按鍵進行投訴。”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