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2011年,微信誕生。
當時,運營商掌握話語權,雷軍的米聊發展方興未艾,第一批用戶對微信報以批判的態度,吐槽一波接一波:
跟QQ差不多,都是走流量不用短信,那我干嘛要用微信?
不能像飛信一樣直接發送到對方手機,功能還不如QQ。
界面簡陋、功能差......
七年前的微信,弱小又可憐。還記得微信安卓版第一個版本1.0是怎樣的嗎?對,就是這樣:
它剛出生的時候,是這么介紹自己的:“帶給您全新的消息體驗,您可以使用微信快速收發消息,即時拍照分享,隨時隨地聯系身邊的朋友。”
主要功能:
- 快速消息:極速輕快的樓層式對話,帶給您飛一般的聊天體驗。
- 照片分享:可即時拍照或選擇相冊圖片,照片任意發,分享更方便。
- 設置頭像:給自己設置個性化頭像,讓您在好友的微信里看起來更親切。
現在看來,微信最初的自我介紹似乎透露著一種不成熟的味道,但是任何產品的業績,都是從零開始,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微信也毫不例外。
從1.0版本到2.0版本,這兩個版本微信的發展平淡無奇。1.0版本微信主打能發文字、發圖片,可以免費替換移動運營商的短信和短信,早期微信的用戶活躍度并不高,甚至遭到吐槽。
直到2011年5月見到成效,“微信之父”張小龍在重重質疑聲中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方向是對的。之后微信經過升級更新,上線語音對講功能,改變了微信不溫不火的局面,“查找附近的人”、“搖一搖”功能緊跟其后,成為微信初期最重要的三個增長點。
微信慢慢開始爆發,2011年11月時,微信日增用戶峰值已經達到20萬,2012年3月,微信上線433天,馬化騰在騰訊微博發布信息:終于,突破1億!上線兩年之后,用戶突破3億!微信拋物線式的增長速度超越了之前所有的PC互聯網產品。
時隔七年,馬化騰在今年3月份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中透露,微信月活用戶已突破十億!
就在這個月的5月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正式發布《創新生態共同體 助力經濟新動能——2017微信經濟社會影響力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微信在2017年:
? 直接帶動信息消費2097億元,自2014年以來年均增長超30%;
? 拉動流量消費1911億,拉動行業流量收入達34%;
? 帶動社會就業規模達2030萬人,四年來翻了一番;
? 97.6%的用戶認為微信傳播和弘揚了正能量。
這樣傲人的成績早已將最初火熱的QQ遠遠甩在身后,成為國民第一大應用。
那么,說了這么多,現在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打開微信刷個朋友圈的你,還記得自己是什么時候將主戰場轉向微信的嗎?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