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這兩天,隨著開學季的到來,一則微信對話截圖在許多小程序運營群瘋傳:
圖片中對話雙方的身份,我們仍不知道。但是對話中的恐慌已經蔓延到了所有小程序開發者:這兩天的小程序是不是日活都跌了?會不會繼續跌?小游戲竟然是季節性產品?
無獨有偶,在微信開放社區的開發者專區,一位小程序開發者昨天發帖提問:“今天我的小程序流量暴跌,不知道什么原因哦?”
名為“林超”的微信官方人員在貼子下的回復“今天開學了”,收到了16次贊同。多位開發者評論“一本正經的笑出聲”,“年度最皮官方評論”。
也有一位昵稱“habbi”的開發者正經地回復安慰:“日活走勢圖,峰值或者谷底一般都有幾個特征,周末,寒暑假,長假或者開學日。習慣就好啦。”
帶著疑問,我們詢問了多位小程序開發者,試圖一探究竟,結果也出乎我們的意料。
莫慌,小程序沒有涼
可能只是局部性、周期性問題
的確有一位擁有多個爆款小程序的開發者向量子程序透露,他們小游戲的流量昨天跌了20%-30%。雖然沒有開頭有人提到的60%~70%那么夸張,但離“暴跌”也不遠了。
小游戲真的都是小學生在玩?
這可能只是一個槽點。
從量子程序對數位小程序及小游戲開發者的有限采訪來看,并沒有哪家小程序出現超過50%以上的暴跌。很多小程序數據上有波動,但基本在正常范圍內,而且也是有漲有跌。
所謂“暴跌”更像是一種恐慌驅動的傳言,畢竟,壞消息傳播更快。
換言之,大部分人只是“聽說”小程序流量暴跌,并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沒有數據支撐這一結論。而開學,儼然成為了一個梗。
從量子程序的采訪來看,我們可以得到兩個結論:
1.小程序及小游戲流量明顯下滑是一個局部現象,主要發生在用戶面向學生群體的小程序身上;
2.開學季流量下滑現象具有一定周期性,并不是小程序及小游戲的特權。
很多數據并沒有明顯下降的小游戲開發者表示,部分小程序開發者反饋昨天流量下滑,可能是和他們的小游戲定位相關。
一位做中老年小程序矩陣的開發者認為,小游戲的主力人群是學生和中老年人。開學季的到來會讓那些面向學生的小游戲流量降得比較厲害。季節性的下降應該很快就會漲回來,開發者不必一驚一乍地擔心。
而一位小游戲日活百萬的開發者則告訴量子程序,他們的流量并未受到影響。或許這和他們的用戶畫像有關,以20歲-29歲為主,已經沒有開學的煩惱了。
一位小程序開發者告訴量子程序,雖然他們做的是針對大學生的平臺小程序,按理說剛開學應該比較活躍,但是流量不升反降。
對于這種反常印象,這位開發者認為和學生群體的行為模式有關:在他看來,可能因為剛開學,大學生精力比較分散。要去辦理報道、參加社團、立flag等等。
可以想見的是,隨著他們回歸日常行為模式,流量和活躍度也會回來。
也有互聯網圈資深玩家告訴量子程序,其實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幾年,從H5小游戲開始就這樣:7月中旬數據爆發,9月1日開學暴跌,國慶假期回升一些。恰好與學生的“放假——開學”周期一致。
因而對于小游戲開發者來說,對于這種局部性、周期性的流量下滑現象,大可不必隨大流地焦慮。小游戲誕生才4個多月,用戶滲透率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也在穩步提升,不可能那么快就“涼涼”。
[來源:新榜·量子程序]
p0